1. 首页 > 星座解说 > 文章页面

东阳三明堂算命怎么样?建阳有什么民风民俗(福建三明堂算命)

梅州客天下,感受客家风俗的好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了

大家好,关于东阳三明堂算命怎么样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建阳有什么民风民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朱熹的资料谁有建阳有什么民风民俗

你知道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吗?下面是的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朱熹生平个人简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朱熹生平个人简历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 寓意是什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人物生平

年少求学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熹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于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绍兴七年(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赴都之前,他把妻子祝氏和朱熹送到建州浦城寓居。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松病逝于建瓯,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好友刘子羽(朱熹义父),又写信请五夫的刘子翚(屏山)、刘勉之(白水)、胡宪(籍溪)等三位学养深厚的朋友代为教育朱熹。刘子羽视朱熹如己出,在其舍傍筑室安置朱熹一家,名曰紫阳楼。

绍兴十七年(1147年),朱熹18岁,在建州乡试中考取贡生。

绍兴十八年(1148年)春,刘勉之将自己的女儿刘清四许配给朱熹。同年三月朱熹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

初入仕途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朱熹再次入都铨试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朱熹已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打算重新踏上求师之路,决心拜李侗为师,因得承袭二程“洛学”的正统,奠定了朱熹以后学说的基础。题写的“鸢飞鱼跃”四字匾额。

朱熹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诏求臣民意见。朱熹应诏上封事,力陈反和主战、反佛崇儒的主张,详陈讲学明理、定计恢复、任贤修政的意见。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在林择之、范念德的陪同下前往潭州(今长沙)访问湖湘学派代表张栻。《东归乱稿》成。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非,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寒泉著述

乾道五年(1169年)九月,朱熹母去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

乾道七年(1171年)五月,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在五夫创建“社仓”。这种做法可以减轻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十一月,朱熹回尤溪,与知县、好友石子重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

乾道九年(1173年),作《重修尤溪庙学记》,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模此刻制悬挂。

宋朝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个半月,编次《近思录》成,史称“寒泉之会”。五月,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今鹅湖书院),陆九龄、陆九渊及刘清之皆来会,史称“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直接动因是吕祖谦想利用这个机会调和朱、陆学说之间的矛盾。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二陆主张心与理是一回事,坚持以心来统贯主体与客体。朱熹与陆氏兄弟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鹅湖之会并没有达到双方统一思想的目的,但使他们各自对对方的思想及其分歧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

重建书院

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当年适逢大旱,灾害严重,朱熹到任后,即着手兴修水利,抗灾救荒,奏乞蠲免星子县税钱,使灾民得以生活。十月,朱熹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陆九渊来南康访朱熹,相与讲学白鹿洞书院。八月,时浙东大饥。因朱熹在南康救荒有方,宰相王淮荐朱熹赈灾,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因在浙东劾奏前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为唐之姻亲王淮所嫉,浙东任职仅九个月即离任回家。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迫于压力,王淮免去唐仲友江西提刑新任,在弹劾唐仲友的过程中,朱熹表现出崇高的操守和气节。

治学勤政

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才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之后,朱熹仍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临终前一天朱熹还在修改《大学章句》。朱熹将《四书》定为封建士子修身的准则,《四书》构成了朱熹的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元朝迄至明清,《四书集注》遂长期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淳熙十二年,朱熹到浙江,与陈亮展开义利王霸辩论,力陈浙学之非。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上《戊申封事》。主张“正心”、“任选大臣”、“振举朝纲”等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诏命朱熹知漳州。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朱熹在漳州的全部施政变革,主要体现在正经界、蠲(免)横赋、敦风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方面,而正经界则是他全部变革的灵魂。时值当地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行“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亩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但却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绍熙二年(1191年)正月,朱熹长子朱塾卒。闻噩耗后,朱熹无奈以治子丧请祠。五月,朱熹迁居建阳。次年,承父志建“竹林精舍”,后更名为“沧洲精舍”,即淳祐四年(1244年)诏赐的“考亭书院”。

绍熙五年(1194年),湖南瑶民蒲来矢起义,震动了朝野,湖南地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朱熹临危受命,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赐紫章服。具有道学家傲骨、强烈忧国忧民心态的朱熹,不敢推辞朝命,欣然拜命前往赴任。五月,朱熹至潭州。此时,瑶民已败退深山,被困溪洞。朱熹采取了善后招抚的怀柔政策,遣使招降瑶民起义军首领蒲来矢。因本次镇压瑶民起义是湖北、湖南两地的共同行动,朱熹的招抚遭到了湖北帅王蔺的反对,在蒲来矢押解后,王蔺主张斩杀以警众。朱熹不得不在入都奏事中,直接向宋宁宗面恳,要求对瑶民“毋失大信”。朱熹到任后,兴学校,广教化,督吏治,敦民风。朱熹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第三、四、五札论潭州善后事宜。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还居建阳

绍熙五年(1194年)十一月,朱熹还居建阳考亭。

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效法北宋元祐党籍的故伎,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名列党籍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庆元五年(1199年),朱熹已被各种疾病所困扰,党禁中的朱熹终于预感到死亡的逼近,使他有大限临头的不祥预感,更加抓紧著述。

庆元六年(1200年)入春以后,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朱熹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朱熹却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四方道学信徒决定在十一月聚集在信州举行大规模的会葬,这又吓坏了反道学的当权者,竟令守臣约束。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仍然有近千人之多。

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

典故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为官正直,体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大水灾,朝廷派他前往视察灾情,他曾遍访于崇安各山谷之间。在视察中,朱熹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文集》卷10)。他说:“若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同上)。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在崇安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的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任务,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可以防止农民暴动。为此,朱熹于公元1171年在其家乡首创“五夫社仓”,作为试点,并上疏朝廷,建议按其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由于此法对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不利,因而未能广为推行,只有极少地方,如福建建阳和浙江金华等地实行了这个措施。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朱张会讲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个人著作

朱子现存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

推荐阅读:

看我的: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中文名:朱熹别名:朱元晦、紫阳先生、国籍:中国(南宋)民族:汉出生地: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出生日期:1130年9月15日逝世日期:1200年4月23日职业: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主要成就: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品:《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籍贯:徽州府婺源县谥号:文爵位:徽国公

个人履历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

阳崇安县。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5年,经常往来于泉属各地访友求贤,寻幽揽胜。同安至泉州相距百余里,安海地处泉同之间,为必经之地,因此,朱熹往返两地,常在安海歇息过夜。每次路过安海,则访问朱松遗迹遗事,招集镇中耆儒名士讲论经学,对安海文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淳熙二年(1175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绍熙间(1190~1194),朱熹应在祥芝芝山讲学的著名学者邱葵的邀请,到芝山游览,与邱葵互相唱和,并留下题咏芝山的诗文,其诗曰:“床头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后人将此诗刻石立碑于芝山上。[1]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

他一生虽谈不上富足,但是也不能说是贫困,总体处于小康水平。

史料记载朱熹祖籍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里。19岁[绍兴十八年(1148年)]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年),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元顺帝时封为齐国公,明庄烈(崇祯)改称先贤,清康熙五十一年由东庑升入大成殿哲位配享。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从后世儒家发展来看,他不遗余力地将儒家推向了顶峰(再来一步就是悬崖),为后世中下阶层人民思想解放打下伏笔(抑制思想解放)。为人民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和诗曲。

生平事迹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

朱熹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也因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史称“七贤过化”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推崇。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还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赣县)江州(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当时南宋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南宋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偏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教育思想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发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编辑本段哲学思想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

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还有哦,接着看

民俗风情表演娱乐

迎神赛会——水吉民俗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农历正月水吉的迎神赛会为闽省各地少见,不但时间延续长达二十多天,而且规模逐日升级,至正月二十一日夜晚,达万人空巷程度。此间,不但夜夜有赛事,而且白天也迎神赛会。

初一,从市头坊永灵庵“石矶灵侯”始,是日上午九时许,由里人青壮年若干,打锣敲鼓,抬着神灵塑身沿街奔跑,各坊青壮年可以拦路抢夺,得手后可玩可藏,主坊人员需分头寻找,抢回后继续比赛,俗称“乐翁爹”。一直从白天赛至下半夜,至参赛人员筋疲力尽后方休。

初二夜,原安排江西会馆“许真君”参赛,因每次都发生斗殴事件,引起公愤而被除名。此后,每年初二夜无赛会。

初三夜,由岐头坊“文昌帝君”首赛,一直延续到二十一日夜止,共二十个夜晚和四个白天。参加赛会的神灵计有:石矶灵侯、文昌帝君和祖公老佛等七位。次数最多的是“石矶灵侯”,占去九个晚上和三个白天。赛会最隆重而壮面的是“祖公老佛”,当夜出动的有龙灯五至七条,鱼灯二至三群,彩台(俗称铁矶,每台上两个小孩化装成古代人物,由四人抬着游街)二十多台,锣鼓几十帮,直接参赛者有数百人之多,各乡来观灯的可达数千人之众。至此,水吉正月迎神赛会(俗称观灯)才告结束。

据查,水吉迎神赛会始于明代中叶,因集镇十坊人基本上属于“十大姓”,而多数姓氏自明代中叶才从外省或本省外地迁入。七种神灵中,“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孥公元帅”是公神;“石矶灵侯”五兄弟世居当地,势力雄厚。其他均带宗派和地方派色彩。如“祖公老佛”是周氏开基始祖带进的,入水吉前的家庙在梨坪擎天岩,由江西入闽。“天上圣母”系“妈祖”的封号,俗称“妈祖婆婆”归福州籍(三山会馆)和汀州籍(汀州会馆)人所供奉,前者在正月十三日参赛,后者于十五日夜出巡。所以在迎神会上比高低,主要是比各自的地位、势力和财力,使各自的地位和势力范围不受动摇和侵犯。该习俗于1950年被废,大部分庙宇当作他用。

八月庙会——石矶祠庆活动

水吉“石矶祠”,始建于唐末,宋初改为“三侯庙”(俗称大庙),全庙占地近万平方米,内设三殿:正殿供蒋公(俗名蒋源,谓石矶爷,为抗击黄巢义军有功而受封);右殿广惠侯(俗名林必兴,以舍生取义得赐);左殿昭卫侯(俗名张暹,以正直无私,济民利物而封侯,俗称“阎王”)。相传八月十一日为封侯立庙日,是日方圆十一坊群众杀猪宰羊到庙祭祀,仪式隆重。一般年份,供桌都在数十桌之多,供品除全猪全羊外,还有三牲、福果、水果等摆在装饰好的长条供桌上,每张供桌由四人抬着进庙放在指定的地点。举行祭祀典礼后,以大锣、回避牌、西瓜锤、关刀、大斧等八对组成的仪仗队为先导,所有供桌随后,队伍长达一二百米,极为壮观,环游三街后回庙,整个祭祀活动才告结束。参加祭祀人们才分散到各设供户家中就餐。在庙会前夕还从外地请来剧团,从初十夜开台演戏至二十日。

解放后,利用“八月会”期,在八月十一至十三日举行物资交流会。

猜拳行令——民间饮酒文化

猜拳行令属当地民间酒文化之一。人们在逢年过节、或办喜事、亲朋好友聚集一堂时,常常以猜拳喝酒取乐。当酒喝到尽兴时,发拳声四起,有两人对猜,以“劈柴火”(拳拳消)一盘定输赢,或“抢三码”三局二胜定输赢;还有一人“打通关”,力战群雄,热闹非凡。喝起酒来人人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谁也不肯甘拜下风,如此轮番挑战,结局常是“下桌必扶醉人归”。

猜拳是民间一种佐饮助兴的游戏,两人对猜,出掌伸指,猜对双方出指之和者胜,输家喝酒。发拳,不单是一、二、三、四、五地猜数字,还带有一套民间色彩的祝福、吉祥话语。猜拳前,双方拱手相敬,互请承让。为使双方能同时出拳叫响,一般先喊“串咕羞”(方言,近似音指全福寿之意)或来就来呀,好似百米赛跑中的“各就各位……”。发拳猜数开始,空拳(即双方均未出指)喊“对手”,意在棋逢对手,酒逢知己。还有喊“宝一对”、“对对宝”“宝对”等。有的约定成俗不用空拳,则以空拳起手,先喊“对一手呀”再开始发拳。

(一)喊“一定高升”或“一定发财”恭喜对方步步高升,财源茂盛;也有叫“一见喜”的,象征着见面欢喜,其乐融融。

(二)喊“两相好”、“哥俩好”、“两家喜”、“二同喜”等,寓意皆大欢喜。

(三)喊“三星高照”或“三星照你”等,所谓“三星”,即民间流传的福星、禄星、寿星。

(四)喊“四季发财”即一年四季,财源滚滚,还有喊“四世同堂”、“四季平安”、“四逢喜”、“四喜”等,所谓“四喜”即民间常说的福、禄、寿、喜。

(五)喊“五经魁首”简单叫法为“五经魁”、“五魁首”、“五魁”。魁首,犹言头等人物。明代科举以五经取士,第一名为五经之魁,与科举状元同义。还有一个流行叫法叫“五子登科”。

(六)喊“六连”、“六合手”,古人婚嫁、盖新房等都要选“良辰吉日”。“六连”指年、月、日干支个字都相连。所谓“六合”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戊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猜拳中的“六合”,其意指事事如意,日日皆顺,故又有人叫“六六顺”或“六六大顺”。

(七)喊“乞巧”(谐音七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夜能在银河相会,旧俗这天夜晚妇女们陈酒脯瓜果于庭院前,用五色线对月穿七孔针,过者为巧。妇女希望乞求织女施巧于己,故称为“乞巧”。

(八)喊“八仙过海”,“八仙”指民间传播甚广的八位道教神仙,即: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原指神通广大,事事能成。也有的喊“八匹马”,古代官位高者乘八匹马拉的马车,好不威风。“八匹马”其意在于对手有高官厚禄之福。

(九)喊“快来到”或“快快来”而不叫“九”,这是因为九添一方为十,中华民族有以十为美,以十方齐全的传统习俗。佛教中的“十方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极乐世界。相比之下,“九”则美中不足(尚缺一),故酒令中“快快来”意为快快补一凑十,成为十全十美。

猜拳中的“十”多叫“全来到”,又叫“满堂红”、“满堂福”、“全家福”等,其意十分清楚。好的酒令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置身其间,既看到一个鲜活活的生活画卷,又领略到民间传统酒文化的浓厚色彩。

彭墩高照——竖起塔灯盼吉祥

彭墩高照,是一种“高照”纸灯,堪称建阳花灯之王。此灯在间断失传了40多个年头之后,在1988年春节期间,有百余个单位参加的全县首届花灯一条街大展赛期间,以崭新的风姿,雄伟的气派展现在建阳人民面前,一时引起了轰动。

“高照”,取吉星高照之意,这种巨型纸灯,由12组灯箱和3组旋转顶灯相叠而成,形体似塔,高达四层楼房。据道光《建阳县志》记载,这种灯起源于明代,臻繁于清朝。乾隆年间人云:“纱灯惟苏州为最,纸灯甲于天下,则莫如建阳也。”这足见建阳花灯历史之悠久,工艺之精巧,气势之磅礴。由于这种灯制作工艺复杂,耗费大,据老人回忆,建阳仅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和庆土地改革时搞过“高照”。在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建阳县童游乡彭墩村的民间老艺人吴桂堂、章希涛带领6位农友,在村干部和热心人的支持下,发动村民,自愿捐资3000多元,并四处奔走购买制作材料。他们凭记忆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赶制了这座高达13米,重200公斤,上挂36盏神态各异的花篮子灯装饰的大“高照”。游行表演时由24人同步操作,极为壮观。另外与之相互配合表演的还有16位少女手举32盏传统花钵灯载歌载舞,三支古老打击乐队和民乐队共80余人。

这支象征着吉祥、太平、富庶的“高照”灯队的表演把整个春节花灯赛和龙灯赛踩街活动推向了高潮,大饱了群众的眼福,使羊年春节和元宵群众文化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体现了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

黄坑烛桥——板凳灯龙映彩虹

黄坑烛桥,也称作“烛桥龙灯”,它是用烛光灯火连接成的一座灯虹彩桥,长240米。黄坑烛桥起源于宋朝初年。它是嘉禾里(原黄坑地名)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早先,嘉禾里虽然有花灯、龙灯、马灯、船灯、狮子灯、花鼓灯等各种灯会庆祝春节和元宵,但烛桥灯则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灯,一年之成事,一载康泰,都寄托在烛桥盛会上。

烛桥灯会是全乡最大的民间艺术活动,每个灯会都有会员百余人。烛桥以“板”为单位,板长2米,板上各固定3盏烛灯,板底各有一根1.5米的立柱便于操作。每年烛桥盛会时,每个会员都制作一板风格、工艺、尺寸相近的花篮子灯,由4节12组120板组成烛桥,加上龙头龙尾灯,一共365盏烛桥,象征着365天都平安祥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灯内点点烛光,连接成一条长虹烛桥,恰似一条特长游龙。队伍行进时,有两面大钹锣开道,四门礼炮齐鸣,还有数十面彩旗迎风招展,数百上千个大寿桃沿途分发给观赏者及数百名烛桥操作表演者。倘若是在大操场上表演,数条长龙穿梭表演“万”“寿”等字样,更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之鼓乐喧天,礼炮轰呜,倍感气势宏伟壮观。

黄坑烛桥曾失传了数十年。为提倡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文化,黄坑群众又恢复了这一盛会。1990年元宵节期间,县文化部门和黄坑乡政府调动10多部大卡车,把烛桥搬到城里一展风采,引起轰动。福建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元宵节晚间新闻播放了这一盛况。

臭豆腐乳的美丽传说

臭豆腐乳,也称建阳臭味香。宋代以来,它就成为建阳的八大土特产之一。几百年间,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只为正宗的建阳人所拥有。关于臭豆腐乳有一段传说:从前,有一位卖豆腐的老伯。有一天,老伯的豆腐卖了一天之后,还剩下一小部分没有卖掉,老伯随手把豆腐放到钵头中用稻草虚掩着,丢在一边。

第二天、第三天……老伯都忘了钵头中有豆腐。过了些日子,他闻到一股特殊的臭味,原来是钵头中卖剩的豆腐发出的,他舍不得把臭豆腐丢掉,并把这些臭豆腐进行一番加工。他先试着尝,结果自己越吃越有味,分给乡亲们吃更是赞不绝口。他想,这臭豆腐闻去极臭,但味道极香,就叫它“臭豆腐乳”吧!

此后,这“臭豆腐乳”的美名也就叫开了,人们也特别喜欢吃它。其实臭豆腐乳的制法要求很严格。要先将水豆腐切成拇指般大小后,放到开水中捞过,水滴干再装到钵头中,上面用稻草盖严,要保持一定温度。过10天左右,待一块块豆腐由白变灰,身上长满茸茸的毛后,再拿到太阳下晒,直到豆腐身上的毛脱落了,颜色有点淡红了,才能放到事先配制好的装有盐、家酿红酒、大蒜芯等十几种佐料的瓮中浸。

一个月以后,就可取出来吃了。臭豆腐乳味道香,开胃消食,营养价值很高,在众多的农家自制的食品中,臭豆腐乳是人们普遍欢迎的食品之一。一般家庭,每年都会做几小缸以备冬天或蔬菜淡季时食用。几百年来这臭豆腐乳,出自于民间,享自于民间,深受建阳人民的喜爱。

民俗礼仪

喜庆礼仪

一、寿庆

水吉地区的寿庆均以“十”为大庆,始自“五十岁”为“上寿”,方始庆贺,最为隆重的是六十大庆,谓之“花甲”。少数姓氏对“古稀”(七十大寿)倍加重视,有公产的宗祠,如遇本族老人年届“七十岁”生日时,要从族产中拨出若干担稻谷作为该人的生日费用,以表公贺。

寿庆,在贫富之间区别较大,普通人家办一两桌酒席已算不错;穷人则只杀头把鸡鸭一家相聚。而富绅、官僚家庭还借此机会大发横财,家设寿堂,张灯结彩,接受祝拜,设宴数十桌之多。民国时期,水吉某县长做寿,乡镇保长联合铸了一尊金佛相送。少数富豪做寿亦有沽名钓誉者,在祠堂内设宴,不论贫贱一概宴请,对少年拜寿者还发给赏钱。并派专人站在祠堂门口,拦请过往行人,即使乞讨者亦不例外,赠食面酒。

二、分娩

新婚添丁为家中大喜,当天或第二天就要向外婆家“报喜”。如为男婴,则用锡茶壶内装糯米、龙眼(桂圆)、榛子、花生、瓜子等“五子果”;若是女婴,则用酒坛装酒抬到外婆家,谓之“报酒”,故沿途或邻居见之即知所生男女之别。

(一)三朝:添丁的第三天,谓之“三朝”,因籍贯不同庆祝有别,有的仅用炒黄豆与酒敬客;有的则用太平面敬点心。

(二)满月:名为满月,实则仅十来天就办酒席敬客。亲朋好友多馈送公鸡一只、蛋、面若干。而外婆家送小外孙(女)穿的衣物,摇篮与为数不少的线面、鸡和蛋,谓之“送瓶”。女婿对岳家来的客人,要给每人煮一碗鸡腿面当点心,尔后才就午宴。

(三)周岁:一般人家较简,设宴一两桌以招待外婆家与至亲好友。富豪与文人墨客则繁,除大办酒席外,还需用米筛或捧盘,摆上书籍、文房四宝、算盘、帐簿、金银首饰等物品,让周岁婴儿选玩以测其成年后的志向。

三、建房

(一)择基:一般人家多自选宅基地,确定和办好契约后,选好“黄道吉日”即可动工兴建。富家则要请地理先生选“宝地”,定朝向。一切准备就绪后再选“黄道吉日”开工。

(二)开工:按选好的“黄道吉日”开工时,东家要置“开工酒”,先供当坊“土地”,再宴工匠师傅与帮工亲友。

(三)上梁:乃建屋中的一项重要事件,东家都极为重视。首先是正梁要在上梁的前一天从山上择好砍回,专人管护,不得让女人跨过与无关人员动摸。其次是必须在选好的吉辰(多半选在“卯初”时刻)进行;第三是装饰,正梁中央贴上绘制有“八桂”图形的红纸;正柱横枋上贴有“吉星高照”横批;中柱贴“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对联。正梁上送时要燃放鞭炮,正位后,木匠师傅即将事先准备好的糍团或包子往下丢,让人哄抢,以示彩发,晚上设上梁酒待客,以表谢意。

(四)乔迁:新屋落成,选好“黄道吉日”后才迁入新居,一般都选在吉日早晨“卯时”。全家大小同时离开旧居,离开时要点香燃烛放鞭炮以“谢居”,前往新居时,小孩要每人提一把燃着的火把,两人抬着用箩筐装着的“饭甑”与一床糕,并提灯笼或“马灯”,进入新居后,一把火把放入灶堂,并为灶神燃烛点香焚纸放鞭炮,以示接火种与安神。其余火把放置大门口,灯笼挂在大门正中,如用马灯者,则放置案桌上。家主即在厅堂案桌上点燃大红烛,点上大红香,然后焚纸鸣炮。至此乔迁仪式全部结束。接着准备午宴款请宾客,有的先迁入数天再宴请宾客。

婚嫁礼仪

旧社会,婚嫁礼俗繁琐,青年男女婚姻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多以“门当户对”为先决条件。一般先由男家委托媒人向女方提婚。经女方查明男方家庭情况,认为条件适合后,再将女儿生辰,所谓年、月、日、时“八字”(又称“年庚”)送至男方。男方再将双方“生庚”请算命先生进行推算,如算出“八字冲克”,男方即将“庚贴”退还女方,表示休止议婚;如无相克冲犯,男方即向女方议婚下聘。

一、订婚:

即插记。经选择吉日,男女双方家长各办酒席宴请亲友,以示子女婚姻已定。女方为午宴,未婚婿为主宾,余为女方的亲友陪席。未婚新郎到各桌向客人敬酒时,被敬者要有红包作为见面礼(数额不一)。男方为晚宴,未婚媳妇为主宾,礼节与女家同。

二、婚“礼”:

多选择民间历书中所定的“黄道吉日”举行婚礼。婚礼前一天为“定亲”日,男方需安排若干人(一般八至十人)同媒人一起,将活鸡、活鹅等酒席物品、红酒一坛(坛口用书有“双喜”字样的红纸扎口)、新娘饼、衣料、果品扛(长方形立柜式,有二至三层活动柜屉):内装五子果(因时令而定品种)、红蛋、部分猪蹄和干菜,上层尚需纸花盖果,放上写有“山盟”(内装茶叶少许)、“海誓”(内装食盐少许)两个长约二十公分,宽十公分的红纸包,寄寓爱情专一与白头偕老之意,送往女家。同时送去“小礼”若干(名曰:柯敬、百子、千孙、正典、副典、宣书、试桩、煮汤、扫地、兜鞋、座位、拦门等十几个小红包,约一、二百元)和“请舅帖”(四幅折叠长方形状,竖写,正面书:“新舅正席”,二面书:“谨择某年某月某日午刻敬治杯酌,奉攀”,三面书:“台驾光临,谈笑兼伸,姻谊伏冀”,底面书:“届期早临,蓬荜生辉”,“右启上”,“大英才尊姻舅某先生”,姻愚弟某某某鞠躬“。

三、迎娶:

男家备彩轿,吹鼓手与媒人前往女家迎接新娘。女家要煮太平面请迎亲者吃点心。新娘换洗梳妆后蒙上红巾,由舅父或长兄抱上轿,意防新娘脚粘走娘家土而把好运带走。同时,安排若干人(因妆奁多寡定人数多少)抬嫁妆送亲。吉时到,即在祖先牌前燃烛点香,鸣炮送亲。此外,女家亦要“小礼”回送男家。“小礼”中与男方相同外,另加试桶、美容、月老、冰人、添丁等五个小包。送亲杠上还附吉书有“玉洁”、“冰清”(内装冰糖少许),“山根”(蕨粉)、“麻林”(芝麻),“豆园”(黄豆)等五个红纸包(形状与男方同),意为品德贤淑,男家娶后即可发家添丁子孙满堂。同时附去“请郎贴”,内容除改动个别字外,与请舅贴基本相同。富户有以婢女、田地房产契约、金银首饰陪嫁;中等人家则只陪送少量首饰及被帐衣物箱柜等;贫穷人家仅陪盆桶、衣箱、镜台及少量衣物。官僚富绅之家送亲队伍有双人扛灯笼,双人吹长号为前导,笙箫鼓乐列队伴行。

彩轿到达男家,大放喜炮相迎。新娘下轿时,经宣礼官唱念吉祥语后,由伴娘搀扶新娘至厅堂与新郎在堂中双双跪拜天地,祖先和祖父母、父母,谓之“拜堂”。尔后新人入新房,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新房中,在新床各处放些糖果花生等,大开房门让孩童入房哄抢,增添热闹气氛。此时,不论男女老幼均可入新房看新娘,逗新娘,称“闹新房”。同时,择一聪明男童往新马桶中撒尿(试桶),寓新娘早生贵子之意,被选的男童可从新马桶中取得一份礼金。新房中点燃的喜烛,照亮通宵,谓之“洞房花烛”,又称“小登科”。次日,为新妇“庙见日”,晋拜公婆、亲属长辈。受拜者要给“见面礼”。然后,新妇进厨房参拜灶神,谓之“下厨”。婚后三日,新妇偕新婿备礼品返回娘家,参拜岳父母及诸亲属,俗称“三朝回门”。但于傍晚必须回归夫家,以示“月不空房”。至此,旧式嫁娶礼仪方告结束。

“五四”运动后,提倡文明结婚,男女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娘新郎胸戴红花,敦请当地名流人士为证婚人,双方父母为主婚人,说媒者为介绍人,结婚仪式简单而隆重。不过当时只在一部分知识界与公务人员中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法律保护。父母不得包办或干涉子女的婚姻,更不能买卖婚姻。男女经过自由恋爱,达到法定婚龄,可到政府领取结婚证。有的参加单位举办的集体婚礼;有的出外旅行结婚;有的婚事新办,不办酒,仅举行茶点、发喜糖。在农村尚有少数人在嫁女时索取高额聘礼搞买卖婚姻;有的在操办婚事讲排场存在铺张浪费现象。

此外,还有一种婚姻是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家庭成员。谓之“入赘”即“招驸马”。女方为独生女,要招男的入门赡养女方父母,这就是“入赘”。女的夫亡子幼,生活无着须招进男的藉以养活全家,这俗称“上门”。旧社会,对男到女家就婚,认为很不光彩而被人鄙视。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与计划生育的实行,此类思想已得到初步的扭转。

丧葬礼仪

一、丧仪

无论男女病逝,先停尸中堂一侧,后在中堂正中合棺。凡家有丧事外出者,遇有人问起,答曰:家某“过身”或“过后”或“睡觉了”或“老去了”等称谓。

(一)停尸:正常情况换完冥衣后只停尸一两昼夜即合棺,如因远方子女未赶回或“后头”未到,只能寄棺(棺盖不钉死),以便让子女或“后头”赶到时见一面后再合棺。

(二)择穴:(选墓葬地)多由地理先生,有的地方阴阳先生兼之。富豪之家多半生前均已找到“风水”好的地穴,个别的已修好待用。一般人家多在死后请先生算一家人的生庚和死者死时的时辰,确定埋葬的朝向山地,继而到确定方向的山地寻找适合的地穴。选定后用罗盘定中轴线并插上竹竿标记,待到确定出殡的前一天,由土公和帮工若干人前往开穴,同时准备好封穴用的砖石等物。

(三)超度:(道场,俗称做功德)设孝堂、挂挽联、视经济条件,可繁可简,延道念经拜仟做法事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最穷的也要做一夜,多的三五夜不等,时间越长花样越多。最后,还要转棺串丧,烧纸船等。吊丧期间,有女儿的尚需设祭坛。小辈在早、中、晚、深夜四次哭丧,请死者用饭和安寝。

二、葬仪

(一)出殡:时间多选卯时(早上六至七时),起棺前,先由孝男孝女祭奠(拜棺)后跪伏在棺廓两旁,以示陪奠。然后,亲友祭奠,全部结束后起棺。一般人家多为八人抬棺(俗称“八仙”),葬地较远(五华里以上)者则要另加四人以备途中轮换(因起棺后不得在途中停歇),富家有十六人至三十二人抬者。一般鸣锣开道,唢呐前导(集镇现今则有洋鼓或哀乐前导),再是挽联(现代加花圈),接着是棺廓,孝子赤脚草鞋,披麻带孝,腰系草绳,一手执丧棒,一手扶棺。沿途如遇分岔路,孝子则需赶前至岔路跪伏,谓之不让走错路。棺后为女亲哭送,再是一般男亲友队列,均头戴白帽,腰扎白带。沿途凡遇分岔路需燃放鞭炮,谓之“拦路”,与孝子跪伏同义。送葬队列,除孝子送至墓地外,其余只至村口即告结束,并按原路线返回吃丧餐,一般均较丰盛,酒过数巡后,丧家的媳妇要到亲属长辈桌跪拜敬酒,到一般亲友桌敬酒,以表示感谢。

(二)入土:按选好的时辰入土、封穴、上碑、筑供台,再点烛上香焚纸鸣炮,至此安葬完毕。孝子要向在场者赏发“福地”吉利钱,俗称“满山红”。

(三)接风水:发完“满山红”后,孝子换上干净衣鞋,点燃火把,提上“银袋”(红布缝成四角翘檐小袋,内装米蛋)和酒瓶(内装清水)及风灯等,由唢呐伴奏返回,沿途边走边洒滴酒瓶中水直至到家,鸣炮,放置供桌为止,谓之接引德福返家,俗称“接风水”。

游春戏

流传于建瓯、建阳、松溪、政和一带的民间小戏。这种戏于每年春节期间演出,因而得名。

游春戏的演员很少,一般二三人就可演出,最多也只需六七人。演出地点大多在农家的小厅堂里,每家演一两出小戏,短的每出只有几分钟到半小时,长得也不过一个多小时。由于过去人口少,村庄小,从晚上到天亮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演过,演完不收戏钱,只要东家馈赠年糕、红桔、爆米花等节日食物,如果是大村子,每家每户夜间演完后,还要在白天演一出大本的台戏。

游春戏的剧目不多,反映的内容都比较接近农村的现实生活。如有的描写妻子苦口婆心地规劝丈夫要戒赌禁嫖,刻苦攻读和辛勤种田的《十劝夫》;有的反映姐妹们元宵结伴看花灯的《闹花灯》;有的描写一对恋人依依难舍的《十送歌》等。内容通俗易懂,浅显流畅,民歌风味很浓。因此,游春戏可以说是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农民戏。

鸟步舞

建阳市崇雒镇一种民间舞蹈。所谓鸟步舞就是舞者双脚要模仿鸟类跳跃动作,当地人称为“雀跳”。根据不同的跳法又可分为“高雀跳步”与“矮雀跳步”,分别模仿不同的鸟类。“高雀跳步”每队四人,上身赤膊,下身短裤,赤足,头部束一红布条,双手持一红木棒,舞蹈时,四人先站成四角,然后随锣鼓点,双脚前后交叉同时腾跳前进,按太极曲线变换位置,转回原处为一遍。“矮雀跳步”也是四人一队,装束如“高雀跳步”,但两手分别持“龙角”与“师铃”,舞蹈时,蹲如戏曲“矮子步”,但是前进时,也要前后脚交替同时起跳。变化位置如“高雀跳步”。这种舞步的名称是固有的,乡民们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年代已说不清楚。舞队一般由十二人组成(另有四人作为引导、清理跳舞场地)称为“十二营军”。鸟步舞多用于祭神求雨时所跳,故又称为“鸟步求雨舞”。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逛古街赏民俗吃光饼,行走闽北古城建阳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