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青海有哪些风俗禁忌[转载] 昭觉寺,全世界最远离世俗的地方!康熙儿子们各自的下场摘要:青海省世居少数民族主要为藏、回族、土、撒拉、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是无数旅游者心中的向往,它美丽而神奇,同样它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和禁忌,那么青海有哪些生活习俗以及禁忌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青海的生活禁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青海旅游的主要礼仪与禁忌1、清真寺参观礼仪: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同意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观看。到清真寺参观游览,特别要注意卫生,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吸烟、唱歌和大声喊叫,以保持肃穆的气氛。礼拜大殿一般不能随便进入,若要进去,应征得教长、阿訇的同意并脱鞋进入,不能翻阅经典等。
2、佛教寺院参观礼仪:到佛教寺院旅游,不像清真寺那样要求严格,但要行为文明。如果在佛像前献布施,将得到管理人员的优厚照顾。
3、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驱赶、伤害,那是臧民敬神祭品。切勿用猎枪对准鹰鹫,藏民忌讳伤害他们的神鸟。
4、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不可擅自摸佛像、经书、拍照。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有些秘宗殿禁止妇女进入。
5、步入藏民的帐篷、局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吐痰。
6、夏天青海拍油菜花的好地方很多,比如日月山、青纱山、青海湖、门源等,如果是无人看管的菜地,你可以在地边拍照,不要钻进去(一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二也是对老百姓的尊重,粒粒皆辛苦,踩踏的地方收成不好;三是可能有藏獒,会要命的)。青海湖边有很多专门开辟出来供游客拍照的油菜地,注意问明拍照时的收费。
7、湖西以藏民为主,民风纯朴,藏民很大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北面主要是蒙、回、汉人,安全一般也没有太大问题。注意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要避开那些喝的醉醺醺的当地人。因为信仰问题,当地藏民大多不吃鱼,尤其是湟鱼。
8、青海湖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湖,不可以在圣湖里游泳,也不要触碰当地人祭海的物品。环湖最好按照当地习惯,顺时针环湖。
9、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哈达是藏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藏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10、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续杯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11、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2、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13、寺庙参加规矩,切忌喧哗、到寺庙参观,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等。对于喇嘛佩戴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遇到寺庙内举行法事活动,要保持安静。不要在寺庙内和寺庙附近大声喧哗,更不能打猎和杀生。
14、参观绕行方向,切忌逆转经轮到寺院、佛塔等宗教教场所参观时,必须从左往右绕行(到苯教寺庙需从右边绕行),不要跨越法器、火盆等。还有转经筒,经轮不能逆时针转动。
15、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同意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观看。
16、藏区的天葬不欢迎观看,如果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必须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是尽量不要拍照。
17、如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穆斯林的厨房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也不要进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房间。对于穆斯林家庭的与内地不同的男女地位和分工等不要大惊小怪。宗教器物不要触碰。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
土族的主要禁忌1、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但是现在的土族人也随着大众过起了中秋节,土族地区的月饼是土族群众自家蒸出来的,又大又圆,花样繁多,月饼上的花纹五颜六色,别具一格。
2、土族忌讳吃驴、骡、马、狗肉。到土族人家作客。
3、忌讳到牲畜圈里大小便。
4、同时忌讳数主人家的牛羊,认为这会影响畜群的发展。
5、上炕就坐时忌讳坐到主人家的枕头、被子上。
6、土族还有忌门的习惯,如生孩子、安新门、或家中有重病人时,要在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或在大门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进入庭院。
7、年轻妇女的卧室不得随意进入,不能同未婚姑娘开玩笑。
8、佛堂、大殿内忌吸烟、吐痰、乱翻乱摸和大声喧哗。
9、忌从僧侣的跪垫和其他物品上跨过。
10、忌对酥油灯打喷嚏和咳嗽。
11、佛堂里转经轮时,必须从左向右,不可逆转。
12、寺院附近禁止打猎和随地大小便。
13、土族家庭对生儿育女非常重视。生孩子要举行极为隆重的仪式,按其习俗,男孩子提前一天满月,女孩子则须满一个月。满月时,孩子的外公,本家长辈,凡来看月的亲朋好友都被邀请,给孩子穿戴新衣服,设宴招待客人,表示感谢。到黄昏时分,婴儿由其父亲抱着到大门口,迎接放牧归来的羊群,表示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可能源于土族先民在畜牧业经济时代对牛马羊的特别重视。土族婴儿,周岁剃头,婴儿一般都要穿枣红大襟长夹衫。
藏族的主要禁忌藏族人民由于长期受宗教的影响,生活中禁忌比较多。
1、藏族忌食圆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动物,如骡、马、驴、狗、猫、鹰等。也不得借用他们的工具和炊具宰杀、煮食这些动物。
2、到藏族人家作客,进帐篷时,一般男性应从帐篷中间绳索的左边进入,女性从右边进入,并以男左女右的顺序就坐。进入帐篷后,不能用脚踩锅灶,不能向供佛的方向和老年人伸腿,也不能跨越主人放置的衣帽等。帐内佛像前陈设的清水铜碗不能取用。佛像前不能脱鞋袜,灶火门前不能烤脚和鞋袜等物。
3、在藏族人家洗手、洗衣物时,要用他们的勺子在缸中取水,不能用自己的器具取水。不能故意打藏族人家的狗,更不能用枪射击秃鹫和老鹰,不能在拴牛套马的地方或羊圈里大小便。
4、到寺院时,不准用手抚摸佛经、佛像、法器等,更不能跨越。在有经轮的地方转经轮时,应自左向右,不可逆转。藏胞的头和帽子一般不能乱摸。印有藏文的纸和刻有藏文的石头,不能当手纸或碰击。
5、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并非嘲笑;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等。
8、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1、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2、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3、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6、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7、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记住不要将你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尽管彼此间是老朋友。
18、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19、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20、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21、记住在下列情况下不能扫地或倒垃圾: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
撒拉族主要禁忌1、禁食猪肉和自死的动物肉,禁食驴、马、骡、狗、猫等动物肉,禁止饮血。宰杀动物时,必须要诵安拉之名宰杀,否则即使是牛羊等动物肉也不能食用。不能用猪同撒拉族开任何形式的玩笑,不能用他们的炊具来烧制猪肉及其他禁忌食品。请撒拉族吃饭,食品原料必须为清真原料,而且炊具也要清洗干净。
2、撒拉族禁忌抽烟喝酒,不能向别人让烟让酒,别人也不能向他们让烟让酒,不能从事与烟酒有关的任何活动,如制造、买卖、运输等。到了他们家中别人不能抽烟喝酒,斋月里,别人不能面对封斋的人抽烟喝酒,在清真寺或当他们进行宗教活动时,别人更不能在他们面前吸烟喝酒。吃饭时忌在碗里留下剩饭,忌讳用口咬食馒头等,而要用手掰开来吃。盛饭时忌用左手盛,忌从左方盛饭,而要从右方盛。禁忌践踏、浪费食物,食物掉到地上,若没有弄脏,要捡起来吃掉。进食时,禁忌不念“台思米”经段而进食。禁忌挑剔食物,禁忌暴食,不能跨越食物、进食器具等等。
3、撒拉族反对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反对男子穿红、黄、绿色衣服,反对男子佩戴金银首饰,男子穿戴忌讳露出肚脐以下至膝盖以上部分,女子穿戴除了五官和手外禁忌露出其他任何部分。忌讳穿刻意追求突出曲线的服装。禁止已婚妇女披头散发,忌讳男子留长发和长指甲等。
4、撒拉族不崇拜偶像,因此家中忌挂任何人物和动物像,忌用人和动物像的被面、床单等用具,忌讳摆设人和动物雕像,忌讳家中吹口哨或唱歌。过去在野外唱“花儿”或“玉儿”是允许的,但禁忌在家中或村里唱此类歌曲,所以在花儿中唱道:“庄子里到时唱不得,老汉们听见时骂哩”。
5、撒拉族禁止求神问卜、相面算命,严禁相信咒语咒术,遇有好事,忌过分高兴,遇有坏事,也不能怨天尤人,更忌对生活失去希望而产生自杀行为。撒拉族忌讳陌生男女单独相处,忌讳陌生男女间攀谈聊天。禁止离婚妇女或亡夫之妇女在百日内外嫁他人。发生丧事后,忌讳家人或亲属号啕大哭,忌穿孝服,忌送花圈、挽幛之类的东西,三天内,禁忌在丧屋招待客人,家人不准外出作客。
6、在语言方面,撒拉族的禁忌也颇多。为避免产生不洁思想,在长幼辈间、男女同处时,一些谈情说爱的词语也成为忌讳的对象,如“soyin”(爱、喜欢)一词,人们很少使用。生死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经阶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避免赤裸裸地将此类词说出来。在一般情况下使用“kuxinvumis”(口唤了)、“vuchangvumis”(无常了)来表示死亡,而不说“ul”(死)。当犯法或因其他原因被枪决时,不说“uldsr”(杀死),而用汉语和撒拉语的合璧词来表示“xoyla”(弄坏)。而宰杀动物之后,不能说“死了”,只能说“命出走了”。为避免难堪或产生误会,人们往往不直接陈说有关残疾词语,而用其他词语来代替。
回族的主要禁忌1、回族屋内不张贴画有人像及动物的画及照片,以避崇拜偶像之嫌。
2、回族人在饮食方面有本民族的特色的禁忌。主要是禁食一些食物。如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的飞禽、猛兽及鱼类,都属于禁食范围。大致分类。
(1)禽类:吃谷物、有嗉子、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麻雀、大雁等。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喜鹊、啄木鸟等。
(2)兽类:反刍(倒嚼)、有四蹄、蹄分两半、性情驯善的可食。如牛、羊、骆驼、鹿等。反之则不可以,如猪、狗、猫、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狗及猴、熊、象等。
(3)鱼类:腹下有鳍,身上有鳞,脊上有刺,有头尾的,如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黄花鱼、带鱼等可以食用。不能食用的有鲸鱼、鲨鱼、青蛙、乌龟、海豚、海豹、海狗、海狮等,还有"象鱼不是鱼、叫鱼不是鱼"的也在禁忌之列,如泥鳅,甲鱼、贝类等。另外,不少回族人还有不食用家兔(野兔则可以)的传统。据说是因为家兔从怀孕到产崽的周期为一个月,而且母家兔在正常的气候下,每个月都可以来月经并进行繁殖,也就是说家兔可以每年繁殖十多胎。可食动物牛羊等身上的内外生殖器、睾丸、血液、鼻须、耳朵、胰子(淋巴结)、脑、膀胱等部位不可食用。因为这些部位和物质往往是各种病菌高发滋生地,藏污纳垢的所在。所以卖牛羊肉的回族人需把牛肉、羊肉收拾干净,规置利索。肉棘、胰子、污血管、淤血块、散脏毛等各种污物,都应该给去掉,特别是绞馅尤其要洗净弄清洁。除鱼类之外的动物须诵真主之名屠宰(回族说"宰",忌说"杀"),自死、病死的动物不可食用。
3、回族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
蒙古族的主要禁忌蒙古族自称“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禁忌主要包括:火忌、水忌、病忌、产忌、忌蹬门槛、忌摸头、忌打狗七大方面,以及三大忌讳,包括作客,睡觉,数字。
1、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2、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4、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时的忌讳。各地习俗大同小异。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客人见标志即不再进入产房。
5、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6、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7、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8、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作客的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9、睡觉忌讳:睡觉时和坐时脚忌伸向西北方。
10、数字忌讳:赠送礼物是忌送单数。
世界那么大,我怎么可能都去看。我说昭觉寺是全世界最远离世俗的地方,意思是——它是我到过的地方里最纯粹的一方净土。
上次和齐勤勤去烧香,在金钟楼隔壁听到集体诵经的声音,我们在门外瞻望了一会儿,看见一个师父举着写有“清净”字样的牌子出来。
我问道:“你好,请问一下,我们可以进去吗?”
师父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面相跟大多数资历丰富的和尚差不多,微胖,有一双智慧、深邃的眼睛。
师父用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看着我,语气轻缓地回答道:“可以,先到那边穿上衣服。”
我下意识地以为换衣服需要付钱,也下意识地准备好了平常拒绝一切推销员的惯用语,但我的语气和神情有些忐忑,并不像平常拒绝商业推销时那般坦荡,我说:“哦,那下次再来。”
估计昭觉寺在我心里地位太高,里面的诵经又太好听,婉拒完师父的“推销”后,我想进门诵经的愿望仍非常强烈。我追问师父:“请问一般什么时候诵经?”
师父那双眼睛里似乎没有任何世俗的欲望,没有欲望也就没有痛苦。他用那双没有世俗和痛苦的眼睛看着我回答道:“周五周六周日,上午8点半开始,下午1点半开始,你记住,先到那边换上衣服再进去,衣服不收钱。”
惭愧,是我世俗了,原来衣服不收钱。想必师父是看出了我的担忧,但他这句“衣服不收钱”仿佛是随意说出来似的。看见没,师父情商也很高哦。
这里的一切几乎都不收钱。大门口进门左侧每天都放有足够量的香供游客免费使用,每人每次可以拿一扎,一扎大约40支香,足以用来给全寺庙的每尊大佛上三只香。
同样是成都市区的佛教寺庙,文殊院的香卖不卖钱,我不记得了。那地方也不错,菩萨挺多,环境似乎比昭觉寺更干净,因为昭觉寺那几只鸽子天天在大路中间拉屎。但大概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理作用吧,我挚爱也只爱昭觉寺,无法取代。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昭觉寺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佛教寺庙,之后我去了青海塔尔寺、成都文殊院、乐山凌云寺、峨眉山金顶。塔尔寺游客众多,让我感觉喧嚣。文殊院于我总是没什么特别的记忆,估计是它跟昭觉寺距离太近,如果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两者差异化太弱,自我品牌个性不鲜明。
乐山的凌云寺,我没有进门。
到过乐山的人都知道,凌云寺牌匾上那个“凌”字是三点水。寺庙的品牌故事说那是苏东坡题匾时故意写错的,我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看多了马伯庸常常在微博上发布的那些餐馆墙上“乾隆年间某某做了一碗面”的品牌故事,我自己也曾帮景点写过牵强附会的历史故事。而且我有强迫症,见不得“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样的号称“集句”的诗词乱编,更见不得错别字。不过凌云寺的故事可能是真的吧,说苏东坡把“凌”写成三点水是因为乐山地处三江汇流之处。
但对这个地方,我恐怕永远都喜欢不起来。我们在景区门口询问取票地点时,那个兜售导游业务的女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只关心购买导游服务的游客,而她所在的窗口又特别显眼,应该常常被当作取票点或者被询问取票点在哪里,但若你无需导游服务而只是询问其他问题,你得到的回应可以用歧视来形容。
事实上,乐山大佛那点人文历史,除了凌云寺和大佛的故事,也就上山途中石壁上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编故事而专门刻的几个字能让导游拿来讲解了。
如果说那些故事的确都是真的,那我只想说我从来不知道昭觉寺是哪年哪月在什么情况下兴建的。
人文景点离不开它的历史故事,但景区是否更应该着重当下的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产品本身的品质才是最好的营销,其他的都只是包装。而包装不宜浮华,顺应人心的包装才能打造最好的品牌形象。
我们不至于期望所有景区顺应人心不收钱,但若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像昭觉寺师父那样觉察到客人的排斥心理并予以消解,当是最好的品牌形象包装。
说了我去过的昭觉寺、文殊院、凌云寺,该说峨眉山了。峨眉山金顶那尊著名的、闪闪发光的佛像及旁边的寺庙都很不错。我拍了很多云海、猴子和松鼠的照片,但没有拍金顶佛像,就像我从来不在昭觉寺和文殊院拍照一样。
我虔诚的对待佛像,不愿意拍照,是因为除了给亲人分享喜悦以外,拍照都是为了给别人看,无论是发朋友圈还是空间,都有一份虚荣心在里面。
我怕佛主鄙视我。
信则有。我们为什么烧香拜佛?每次我们面对菩萨作揖许愿,都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不同的人生阶段,逢不同的遭遇,默念不同的愿望。以前拜每个菩萨,我的愿望都是:爸爸妈妈妹妹和我身体健康、平安;我和妹妹事业顺利,多挣钱;我和妹妹爱情、婚姻顺利,家庭幸福。
一切自卑都是源于外界的束缚。光明都即将失去了,还不自信地做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岂不虚度光阴?
虔诚但从不像某些明星用之来标榜自己的佛教信徒胡歌说,他许的愿望一般是求智慧、求毅力。如此看来,我的愿望跟他有些相似呢。哎,不愧都是经历苦难的人。
全世界的宗教信徒是什么样的,我不敢妄言,佛教信徒有但可能不只这么三类:第一类,诸如某些大牌明星,一方面害怕失去这似乎轻而易举得来的名利和财富,另一方面无法掌控可能大起大落的命运,一个明星红不红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运气;第二类,像胡歌这样的,遭遇过命运的不公,对命运很敬畏;第三类,我和女同事这样的,性格内向,从小自卑,但又不安于现状,渴望突破自我。
我并不是眼睛发病后才青睐佛教的,所以不属于和胡歌同类的第二类佛教徒。我是偶然到昭觉寺,碰到一个师父讲了几句深得我心的话后爱上这门充满哲学意味的宗教的。
那天,妙乘金刚师父说:“不要执着,一切都是因缘,一切因缘都会散去。父母是因缘,父母因缘也将散去。不要走捷径,否则将来会后悔。”
勿执着、因缘将散、切忌捷径,一句话点破我的人生三大困惑。
既然父母因缘都将散去,《恐怖游轮》的单亲母亲杰西何苦不愿接受真相,回到那个不再有儿子的现实?我们又何苦执念于童年或过去那未曾被满足的爱?
妙乘金刚师父谈到“不要走捷径”时,我想起了当时我认识的那个满脑子钻营的佛教徒。她说她皈依了。皈依这个说法,听起来很高端,像极了某些明星用信仰来给自己贴标签,借以宣传自己。她爱好当别人生活的导演,她还无比热情的指导我如何对付我的上级。她似乎没有生育,属于前文提到的佛教徒类型中的遭遇命运不公的第二类吧。
当时我完全被她洗脑,觉得她一切都是为我好。每天听我倾诉,给我解惑,仿佛上天派来的天使。后来18岁的小妹妹与她断绝了往来,我与她保持着大半年微信上点个赞的关系。
她诱导我对付上级,就是典型的走捷径。听到师父的话后,我顿时醒悟上级对我太好,我必须珍惜,我不会去走捷径。
妙乘金刚师父是文殊院的和尚,在昭觉寺碰到他牵起了我和文殊院的缘分。因为他,我去了文殊院并对那里充满好感,但却始终说不出那里具体有什么好,连那里的香收不收钱我都不记得。我们爱上一座城,忠诚于一家公司,敬仰一座寺庙,都源于那里的某个人。
我们厌恶一个人,就鄙视他的家乡,他所在的公司或行业,他所追的星。
地域偏见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没有装出来的修养就没有文明的进步,没有攀比和竞争就没有优胜劣汰后历史的发展。
这红尘我还看不破,因为我对未来还有梦。
我敬佛,爱佛,但并不是一个佛教徒。我不吃素,不念经,不打坐,我连皈依是啥意思都不甚清楚,我仿若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
我爱好逻辑推理,而没有神秘主义倾向。如果一个寺庙起火,只有佛像未被烧毁,神秘主义倾向的人会认为是佛主显灵,而相信科学的人会认为是佛像材质不易燃。
胡歌说他出车祸的瞬间是失忆的,他不记得他拨打过120但手机上有拨出去的记录。他说得很疑惑的样子,我相信这只是人的心理意识在作怪,人们恐怕并不想记住那些极端恐惧的瞬间。
他有位老师跟他一样信佛,他们一起拜见过一位师父。有一天他们听说那位师父圆寂了,但后来老师收到一条那位师父发来的短信说“我回来了”。我想,可能的情况是,别人用师父的号码发了这条短信,或者师父本来就没去世,圆寂的消息本来就是假的。
出了昭觉寺的大门是无处不在的要喝声:“算命不?算命!妹子要不要算命?”某天我吃错药去算过一次,算命大姐起初报价十块钱,算着算着让我加钱,加到50元后继续让我加,我才清醒过来,起身离开。
大门内不收一分钱,大门外尽是骗子。世俗只在一墙之隔。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为惠妃纳兰氏所生。惠妃不算出名,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不过这个大阿哥,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他迷信喇嘛,为了当上皇帝,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命他守卫,他上窜下跳,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废太子胤礽。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里舍所生。赫里舍产子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皇后因为受了惊吓,难产而死。而康熙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习俗,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然而虽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皇太子不甘心手中的权利,皇帝害怕被夺权,二人矛盾日益激化。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个党派,互相倾轧。再有其他的阿哥们也长大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这个能力不见得比自己强甚至不如自己的哥哥当皇帝。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飞扬跋扈,奢侈骄横。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颇有怨言。而其他的阿哥们虎视耽耽,巴不得挑出皇太子的一丁点小错。最终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可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声称二阿哥因为迷失了心性,但是经过调养,已然恢复。因此复立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太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上台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老头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
三儿子胤祉,是个书生学究。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苞等人,合力编书。这个傻哥哥以为可以因此讨得皇帝得欢心,因此将皇位传给他。事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熙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儿子们的园子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正的园子。而且去他的园子的次数远远多过于去雍正的园子的次数。可能在康熙的眼里,这个儿子是孝顺的,可以共享天伦之乐的吧。但是这个书生气的胤祉绝对对储位心存想法,因为他的门人曾经四处活动,联络党羽。他似乎也请过方人,替他算命。这些事情康熙虽然看在眼里,却并没有责怪,反而对他的门下说,如果胤祉不小心被牵连,你们要站出来为他辨白。可见他的孝道功夫做得很足,康熙甚是喜欢他。但是,康熙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就是了。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帝。韬光养晦、城府深厚,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为,两面派的作派,说白了就是哪边都不得罪,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将自己打扮成为富贵闲人的模样,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康熙的五儿子胤祺,(是不是第五个儿子都要叫祺啊,我想到了还珠里的五阿哥永琪了)宜妃所生。就是那个康熙微服私访里的宜妃,传说中这宜妃性子直爽,的确是很受康熙宠爱的一个妃子,但绝对不是专宠,康熙这个老小子老婆不要太多。胤祺早年带兵,掌管某一个旗的兵力吧,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之中,康熙年间也是被封为亲王。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是我似乎看到过有人说他因为打仗的缘故,破了相(本来应该是极帅的,说他老娘生的儿子都是男生女相,极为俊美)。破了相的人自然不可能当皇帝了,比如偶家孙策就是这样气死的。所以没有参与夺嫡就可以说得通了。雍正继位后,还是不能容他,所以结局也不算很好,也是死在雍正年间的。
第六个儿子胤祚,也是德妃所生,早殇。德妃虽然出身不高,宫女而已。但是非常能生,除了四子胤禛,六子胤祚,还有十四子胤祯(示题),还有两个公主。想必也算是得宠过的妃子。
皇七子胤佑,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也是一个没有参加储位竞争的人。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贝勒,五十一年封为郡王。雍正八年死.
皇八子允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康熙曾说:他"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雍正继位后,视允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允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允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允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允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允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皇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允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允禟出家!他借故命将允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允禟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给允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允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誐,因党附胤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胤赍(jī)印册赐奠。胤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开释,后死。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很受重用,也很有权,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刚即位,封胤祹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降为“在固山贝子上行走”,就是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且不给实爵,仅享受贝子待遇。不久,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乾隆即位后被晋封为履亲王。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岁。
十三阿哥胤祥:豪爽仗义、能文能武、识大体(全力支持四阿哥)!雍正登基后胤祥成为了怡亲王,算是兄弟中结局好的。
十四弟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胤禩,又传闻康熙临终前命传位“胤祯”而雍正党篡改为“胤禛”,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许抚远大将军胤禵进城吊丧,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父子禁锢于景山寿皇殿左右。乾隆继位后,将其开释。
十五弟胤禑,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