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解说 > 文章页面

佛说算命看风水的果报 勿把学魔当成学佛

佛说缘分

本文目录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明白因果》关于学佛入门的一些疑问,望不吝赐教!勿把学魔当成学佛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所以,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下面分四个问题谈: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说话爱堵人的果报 增慧学佛

因果,又叫业、因、果、报。业: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受果报的)。这个看不见、摸不著的业,却有很大的力量。可以说,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支配的。业就是因。因,就是原因,也叫业因。果,是结果。报,是报应,是回报。缘,就是条件。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佛经偈语早已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亡失,消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的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因,就什么样的福报;有么样的恶因,就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有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业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我们的生命,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业力好像是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它是储藏信息的,好像是「精神磁带」,它把一个人前世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生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就这样轮回不息。我们的身体叫报身,接受果报的主体就是第八识。《八识规矩颂》说,第八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父母生我之前,是它来投胎,所以是「来先」。人死后,脉搏、呼吸都是停止了,第八识还没离开,要到全身冷透时才说明它离开了。所以是「去后」。「作主公」,说明它支配一切,大脑皮质也是属于它支配的工具。它一旦离开人体后,大脑皮质虽然完好,也不起作用了。美国医生穆迪著的《死后见闻》一书(1989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记录150名死后复生的病员的自述,大部份人说,自己站在躯壳旁边,看见亲人在啼哭;他们讲话,亲人听不见,去拉亲人的手,别人也没有感觉。这证明佛教说的第八识能离开躯壳成为中阴身去投生的观点是可信的。

死了以后往哪里走?这是由业力支配。什么业力?就是善、恶的业力。所以,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是十善十恶应受的果报。

什么是善?利人是善。利人,其实是人已两利,也可以说,利人就是利己。

什么是恶?害人是恶。害人是人己俱害,害人终害己,以害人开始必然以害己告终。

佛经说,善恶分成十种,每种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叫十善十恶。十恶就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婬(属于身三业);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属于口四业);八贪;九嗔;十痴;(属于意三业)。反过来说,便是十善:一不杀生而放生、护生;二不偷盗而布施;三不邪婬而修梵行(清净行);四不妄语而说诚实语;五不两舌而说调解语;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七不绮语而说直质(正直、朴实)语;八不贪而修不净观;九不嗔而修慈悲观;十不痴而修因缘观。

这十善十恶分成三品,就是三个等级。佛经说:作了上品十善的人生天道;中品十善的人生人道;下品十善的人生阿修罗道(属于天龙八部之一,有福报,有神通;但凶恶好斗)。犯上品十恶人的人堕地狱道;犯中品十恶的人堕饿鬼道;犯下品十恶的人堕畜生道。这是佛陀以慧眼观察六道轮回的现象,亲口开示的。我们绝对要深信不疑。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约束众生,而是佛发现并揭示出来教育我们的。佛菩萨也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所以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近代高僧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果分为染净两类:诸佛菩萨修因证果,修的清净因,修的菩萨行,发的菩提心,所以证到的是清净的果;而我们众生造的是污染因,结的是污染果。星云大师说:「因果比电脑还准确。因为电脑会发生故障,因果是丝毫没有差错的。所以真正懂得因果规律的人,就知道没有冤假错案。憨山大师当年受了冤案,别人要帮他说人情通关系,他说,用不着,这是偿报呀!因果好像带在你身上的「窃听器」,甚至比「窃听器」还厉害,「窃听器」对说出来的,它才能记录下来。这个「窃听器」哪怕你起心动念,它都能准确地记录下来。

二、因果贯通三世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懂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得好: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报)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业因)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而今生所作所为,又该来世去受果报。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例如,四川日报登载一件事情,万县市一个公司的副经理,平时爱帮别人的忙,几次跳下水救人。一天,他坐出租车办事返家,经过一条路,平时常堵车,今天却很顺利的通过了。到了江边,听说有小孩?进水里了,他立即停车,跳入水中,抓起这个女孩,原来到竟是他的亲生女儿。觉得脚下还有人,抓起一看,是他的侄女,他把这两个女孩子都救上岸来,自己昏倒了。女孩的妈妈、婆婆闻讯赶来,看见小孩还活着,想感谢救命恩人,回头一看,才是他们的亲人。报纸这样评说:「无巧不成书。」佛教的观点来看,不是巧合,而是受业力的支配。因为他平时多种善因,所以就遇善缘(缘,指条件、机遇等);善因与善缘结合,便产生善报。

另外一个例子,新民晚报登载的:江苏某县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子走到江边,听见有人喊「救命!」男子准备去救人。而这个妇女竟说:「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他会自己浮起来。」旁边一人生气地说:「这女人的心肠太坏了!」后来那位男子还是去把人救了起来,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女生,骑自行车掉入水中,因落水时间过长,已经死了。这女生是谁?原来是那位妇女的亲生女儿。围观的人都说:「这真是现眼现报!」这是恶业的支配,平时种的恶因,必然招来恶报。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

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用同仁堂的例子来说明。同仁堂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祖先信佛,求功名不成便想做济世活人的事,就开中药店,很认真做药品。一种中成药,需要高温后的黄金做原料。他把家中妇女的金首饰集中起来用。亲友笑他:「像你这样做生意,本钱都要蚀光。你就在广告上写出,用有黄金就行了,买主又看不见。」他却说:「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在种因,种了善因,不会得恶报。」仍坚持用了黄金。果然,这种药品疗效很好,生意兴隆。他家两百多年来,又发财又发人。解放后,公私合营,最后一任老板叫乐松生,把全部生产资料无保留的交给国家,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同仁堂总号主要负责人仍然是他的亲属。他还把秘方全部捐出来。家人劝他要留一点作后路,他不同意,说:「***的力量大,可以救济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种善因,自然会得好报。」结果,***给他分红,经济上也有很好的收益。说明这个资本家懂得因果报应。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

例如,唐代悟达国师,四川人,年轻时出家。一次,在长安一个寺庙挂单,当时一位僧人害病,身体很臭,许多人都感到厌恶,他却去护理。那位僧人病愈,分手时对他说:「你以后有什么灾难,可以到四川彭县一个山上来找我。」后来,他当了国师,外国进贡沉香木椅,皇帝都不敢用,供养给悟达国师。他便产生自满,放松修持,马上就遭到恶报,生了一个人面疮,很痛苦。于是,他去彭县找那个僧人。僧人说:你几百年前在汉朝曾种下一个恶因,现在才受报。原来,他是西汉时代的一个大官,叫袁盎。他的一个同事叫晁错。当时皇帝要削减诸侯的力量,晁错建议,削减诸侯兵权,致使诸侯联合起来围攻中央***,皇帝吓坏了。袁盎乘机进言,就说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晁错的主意,把晁错杀了。晁的冤魂一直想报复。可是,袁死后下一世出家,十世都是高僧,晁无机会报复,直到袁当了国师,坐上沉香木椅而骄傲时,他的修行一退转,护法神便离开了。这样,晁错才找到了报复机会。这时,悟达国师找到了彭县这位高僧,把他的冤业解了才得救。后来,悟达国师留下一个著作《三昧水忏》,序言上,他把用三昧水治好人面疮的事叙述出来。这说明,几百年前种的因,缘法(条件)成熟了,必然受报。

后两种果报,凡夫虽然看不见,但应知道,有因必有果。从今生所受的,可推知前因;从现在所作的,可以预测后果。必须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善缘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

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深重,现在恶缘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这好似果园里种了几批水果,第一批品种虽然不好,但先成熟,当然先结果,先受报;第二批虽是良种,但后成熟,还没有结果,自然以后才受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故先见恶报。

三、转变全由心念

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从佛法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在受果报,时时刻刻又在种业因。因缘既可以改变,果报怎么不能改变批!因缘变了,果报一定会变。

佛法是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原理和由来,但并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事。一个人的相和命,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缘,才能转变未来的果报。明代袁了凡,由一位叫孔先生的给他算命,算的很准,他哪一年考上秀才、举人,哪一年当知县,哪一年该死,等等。后来遇上云谷禅师,给他讲了:改变命运,全由心念,必须多做善事。从此孔先生算的完全不灵了。算他只能当知县,结果调到中央机关工作;算他只能活53岁,结果活到74岁;算他没有儿子,结果生两个儿子,并都成材。他总结一生改造命运的经历,写成《了凡四训》。佛教界的大德高度评价此书,说明了命运是可以转变的。

转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能造业,也能转业,即「转变由心」之理。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所以,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儒家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也说明这个道理。

四、学佛人应这样看待因果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

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法师在《普门品讲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话,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要深信佛说善恶因果规律,知见才算正确;否则,若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了。」可见,不信因果规律就是邪知邪见,就是愚痴。《观无量寿经》把「深信因果」列为修净业的正因。虚云法师提出:办道(即学佛、修行)的首要条件即「深信因果」。我们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这样,既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恶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

2.必须按因果规律办事,不能错因果。

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明因果,知道既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瞋痴,犯杀盗婬,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我们学佛的人,应学菩萨修行,一方面净化身心,检点言行,处处止恶防非,不再种恶因;一方面时时为众生设想,多做利人的事,广种善因。这是一条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利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也必须从这里做起。

总起来说,因果规律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佛法;不信因果规律,就得不到佛法得利益。大家都应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按因果规律办事。现在多种善因,现在将来必定消除业障,增长福报。现在种念佛的因,将来必获往生的果。

第一现身显圣多虚而不实真正的菩萨也是由凡夫经无数世修行才证得的果位所显现种种不同化身众多也凡夫也饿鬼也地狱也天人

第二鬼神的存在自古至今辩论无果而佛学的感念中却有鬼神存在所谓鬼也就是中阴身而神多指天人

第三佛学书籍经书印送结缘都是由众居士募款来捐印的市面上也有出版社出版流通不止是只在寺院结缘

第四宗教和政治应该是分开的而现今科技无法解释的事情物质统称为迷信或者未知而已眼见为实为标准事实上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第五佛经的作用是在于让你解脱正确的引导你进入解脱的道路解脱指修行通过诵经持咒达到心境澄空入三摩地而你所说只是单纯的诵读不做研究不去理解意思是没意义的,.但诵经持咒功德的确无量可不应该以求功德的心去诵读

第六舍利子是指佛陀圆寂入涅盘后化出的舍利子科院研究认为和钙质有关系以及和长期食素也有关系而实际上不是的舍利子是修行的印证三脉七轮打通后人体的四大就会转化只有佛圆寂后才能称舍利子而舍利是高僧圆寂所化的是不同意义的

第七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无有分别你自身的因缘福德是你所做恶业和善业来决定何来自相矛盾这一生一世做官为恶下一生必然有其果报这一世该做官该有钱该享受也是你累生累世的功德善行积累才有这一世的福报你不去珍惜福报而挥霍无度自然有因果循环在里面

第八佛从没有说过神的问题心地澄净的人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东西这是因为你的业障少而天人有天人的果报有和没有本是相对这一刻有下一刻就不一定有了真的是恒常有么?神有无的问题等你修到那个程度自己就明了了现在说这么多也是枉然佛学是最科学的并不是迷信你去烧个香拜个佛念几句经文你就可以往生极乐?念佛有念佛三昧念到一定程度心地澄净定住了才有可能解脱,.而佛法里有八万四千法门不是只有念佛诵经一种

第九因为界层不同所处的空间和时间都是不同的你又怎知佛菩萨没有来呢?这世间再来人无数你身边或许就有修行人再来,.只是很细微,.这个在佛学中有详细的阐述,.在质疑问题的时候应当先把这个问题彻底的寻找有没有阐述而这些基本的东西在三藏十二部里面都有涉及真心想去学佛而不是盲目迷信应该去深入经藏自己去探究

当今对学佛众生来说为什么称末法时期?对相当多的众生来说,已进入了灭法时期?因为大家把追魔当成了学佛。不信请看《付法藏经》中说“佛以正法传付大迦叶菩萨,迦叶展转付嘱,次至尊者,名曰师子,於罽宾国,大作佛事,以僧伽黎衣,传付弟子婆舍斯多(二十五祖)。说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於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於今”,如此之法,为大明灯,能照世间愚痴黑暗,是故诸贤圣人皆相守护,更相付嘱,常转法论,为诸众生,起大饶益,断塞恶障,开大直道。逮至最后,斯法衰灭,贤圣隐没,无能建立,世间暗冥,造作恶业,行十不善,命终皆堕,三涂八难,是故智者,宜当观察无上胜法,有大功德,微妙渊远,不可思议。譬如估人,欲过大海,必乘船舫,然后得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出三界生死大海,改假法船,方得度脱,真善智师,为大利益,济诸苦恼,解除疑网。”从以上经文就可看出“斯法衰灭”即灭法时期,对於众生来说,行十不善者,亦十恶八邪令人难逃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涂八难之果报,而这一切对於末世学佛众来说,皆因不知或不解佛在《大般涅盘经》中为什么说“一切诸法唯除涅盘,更无一法而是常者,涅盘为常,如来体之,故名为常”和在《法华经》中为什么说“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令离诸著”的甚深真实义,也就不可能理解佛在《大般涅盘经》中又说的“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真实所指。也就更谈不上於实践中亲体佛在同经中又说的“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亲近善智师,二能听其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若男若女具是四法,则名丈夫,若有男子无此四法,则不得名为丈夫也,何以故?身虽丈夫,行同畜生”的必行性。何以故?《大般涅盘经》中佛说“世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间者,有字有义,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是名颠倒,以颠倒故,世间人知字而不知义,诸佛菩萨所传正法,是名不颠倒,以不颠倒故,知字知义,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净”。故,从以上佛义我们就应知:世间法邪定聚也,因此,学佛人未立正因,说明仍处邪知邪见之中。故,未见菩提的名言善行,皆属魔业,魔业者,业障也。所以,障碍菩提开启的善行皆属无明。何以故?未见佛性故。只有真正的善智师才能知字又知义,所以者何?义者,佛性也、智慧也、觉悟也、般若波罗密也,佛知见是。真善智师才是众生之正缘也。为此,佛对迦叶菩萨说“我於兜率天将一颗芥子,投向阎浮提一针峯,难否?”迦叶菩萨说“世尊,甚难!”佛说“此未为难,正因值遇正缘才是最难。”学佛人不立正因,正果何在?如此的学佛众在学、在修、在行上,必然违背佛意,与佛对着干,不知不觉地把学魔迷魔行魔当成了学佛,当成了诚心的真修行。因此佛在《大般涅盘经》中说“一切众生皆依非真邪伪之法”。何以故?《金刚经》中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故,执相着魔名自捆,离相为佛自在真。可见,若把依非真邪伪之法的盲修瞎练当做了真修实行,也就等于为那些身虽出家,心却未出家,根本不懂归依二字,一心贪求利养的恶师,提供了(形成了)丰厚的供养源,却不知供养了不应供养的恶师,同时也就在供养自性魔(同时也就供养了自性魔),这自他两伤的供养,只出自愚人辈,此不当之举,只有魔王波旬高兴。如此的所谓学佛众不可能明白开悟的《楞严经》究竟开悟在何处?成佛的《法华经》其究竟的宗旨指的又是什么?不知不解佛为什么说“四圣谛”,那就只能昧佛义而入不了佛门!(只有入不了佛门,昧佛义!)如此的学佛人必然不知《华严经》中佛为什么说“凡夫见诸相,但随诸相转,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一切万法皆无自性,以何为自性?以心为自性”的甚深正真之义。若心是心,性是性,心与性不一者,何来“以心为自性”?心奴又怎能理解《圆觉经》中佛为什么要告诫我们“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盘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悯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的甚深佛义呢?如此只有身不由己地选择心外求法,心外求道的迷途险径,却不知愈著表相之法,愈着魔,愈追求外神通(假神通),愈背离真正的神通(永恒的神通),心外求法者,天天往有形的寺庙中求,却不知“佛在心中住,何须外求迷?伽蓝心中立,何用外邪聚”?天天读论诵经,却不知“学乖谛理,随自妄旨,不返内觉,乃外道也”。更不知达摩祖师所教导的“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如此心态的学佛人,其心与佛心相背,何言相应二字,又怎能解悟《圆觉经》中佛说“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智师,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以大圆满觉悟为我心中伽蓝(寺庙)”的甚深所指之真谛呢?如是之人,必然忽略《璎珞经》中佛说的“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之真神通,而去迷占相算命的胡说八道,妄言祸福,妄断因果的邪见外论,此辈见人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天天嘴中常念“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却不知所念何为?应知,念佛的不知佛,知佛者绝不口念佛!何以故?喊苦的不知苦,知苦的绝不口喊苦!佛乃觉也!识破其心与其相应之相的错认执著的真实力量,就叫觉悟,也叫智慧,也叫佛性,也叫般若波罗密,也叫佛之知见。而我们本具的真如性,就是我们的自心佛,就是能解除世上一切疑问,识破世间一切错认的真实力,故名(叫)法力,此法力只从心中开启,绝不从外入,故,这种法力不是求来的。因此佛在《大般涅盘经》中说“求不得苦亦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用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但末世学佛众极少有人深悟此甚深之理,也就极少有人能真正理会“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指的是什么?才使盲修瞎练呈现出“正法末世”,而这一切全因众生不解不知佛意,认为到庙中烧香磕头一求,佛就知自己、保佑自己了?却不知佛讲法度众生,为的就是叫众生识破贪嗔痴三毒的来龙去脉,才能转三毒成戒定慧而证解脱。所以佛怎能见你烧香磕头,就保佑你的贪嗔痴呢?别忘了佛在鹿野苑对五比丘说的“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苦乐水浇智慧火,终不能生智慧,也就无法依智慧断烦恼得解脱。故,学佛人只有离於苦、乐两边边见,才能行於中道(八正道)的“正念而证究竟”,所以佛告诫弟子们“我诸弟子当用智慧火,去烧自性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供养十方诸佛,而众生不解我意,才用外火去烧那世间沉檀、熏陆质碍之香,求其福报,岂能得乎”?为此《大般涅盘经》中佛说“众生业亦然,如佛之所说,愚者不能知,以其不知故,轮回生死狱,假名优婆塞”。所以末世学佛众,若想真学佛,须悟佛之真实义,才能离於多灾难的险径,从而心行上解脱的大直道。

无取无舍真佛子,无文无名佛子真

般若学处 十不善业之果报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